《隔行不隔山》是德国华人书友会倾情打造的一档海外职场人士在不同文化背景和行业下的知识与经验分享栏目。通过多维度的分享,打造出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职场指引和行业交流公共大百科。
目录
1.嘉宾介绍
2.行业概况
3.入圈须知
4.转行原因
5.求职经验
6.工作经历
7.工作内容
8.薪酬状况
9.额外福利
嘉宾介绍
本期嘉宾高高留德8年,第一份工作“误打误撞”进入德国旅游业,主要方向市场媒体。曾任人民日报海外网德国频道副主编,业余兼任德国地方旅游局中方顾问。她拥有6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6年旅业市场媒体经验,现跨界时尚设计及国际贸易领域。
分享重点:旅游集团和酒店工作经历
行业概况
喜欢旅游的留德华,一定对凯撒和开元这两个巨头有所耳闻。
除此之外,旅游集团中的佼佼者还有:
-
国内:国旅(中国国际旅行社),众信, 携程, 途牛
-
德国:Tui
-
欧洲:Thomas cook
近年来,由于互联网在不断为服务业锦上添花,更多的旅游服务方式也在不断涌现,一些机构也向我们提供了网络DIY旅游的可能。Booking,Expedia,Agoda, 携程境外线 t–trip,都使年轻人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和大多数行业一样,旅游业也有许多不同的分支。
高高的经验主要来自在OTA(online travel agency)工作的经历,后文将会对此作出详细介绍。
入圈须知
进入每个行业前都应当慎重权衡利弊,否则,世界上就又会多一个怨声载道的劝退人。
高高在这里十分中肯地提出了她对旅游业的看法:
-
体验丰富:正像大家期待的那样,从事旅游业确实能够拓宽视野,也能从行业角度获得各方面独特体验。
-
通勤便捷:旅游业的门店一般设在大城市的市中心,有着现代化的工作环境。
-
入门轻松:从事旅游业的门槛不高,不太受专业限制。
当然,任何一个坑里都不是遍地席梦思,从事旅游业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风险:
-
薪资一般:旅游业工作者一般收入不高,行业内流动性也因此比较大。
-
稳定性低:旅游业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它的脆弱性。任何的社会动荡都会影响到旅游业。除了这次疫情,欧洲旅游业也曾深受2016年系列恐袭事件的影响。
不过,即使旅游业存在这些弊端,也有许多人愿意为它驻足。高高在旅游业遇到过不少很有资历的前辈,6年的经历跟这个行业的其他人比起来,甚至也不算长。
转行原因
招聘她的城堡酒店看中了她打开中国市场的潜质,特别设立了她所在的部门和专职。
她工作第一年的主要任务是开拓市场,进行“播种”。第二年本该迎来开花结果的收获,却遭遇疫情爆发,酒店也因此流失了大量已有订单和顾客。
高高最终选择离开旅游业,一部分原因是疫情的长期影响;也因为兴趣爱好广泛,长期关注艺术设计相关的内容,机会来临,就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求职经验
高高在毕业之前就开始参加招聘会,但因为自己在所寻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没有实习经历,要和德国母语者竞争,又想先留在德国锻炼发展(没怎么考虑驻华德企的机会),所以困难重重。
幸而高高多方向尝试,坚持不懈,与后来第一份工作的直属经理在面试中一拍即合,“误打误撞”进入了旅游媒体行业。
-
综合能力:旅游业对专业的要求不高,文科为主,也需要技术人才,更看重未来发展的潜质。
-
适应能力:旅游业的工作灵活多样,任务也不尽相同。
-
语言能力:小语种背景可以加分。
旅游集团需要新鲜的血液,也愿意接受年轻人,所以大家不必担心,可以勇敢尝试投简历。
工作经历
高高工作过的城堡酒店后来得到中方投资,但延续了德国团队,采用的是典型德式管理。
酒店是由中世纪狩猎城堡改造成的四星+商务庆典度假胜地, 部门分工主要如下:
-
酒店经理(此职位需要工作经验。高高工作的酒店原本没有专门设置市场部,经理和Events部门会分工一些。)
-
活动会议Events
-
餐饮后勤(包括Gastronomie, Spa, Hausmeister等,Hausmeister负责酒店的维护,处理日常大小问题)
-
财务(更大的酒店会有自己的Revenue部门,负责酒店价格调控等,这个部门一般收入可观)
-
前台、客房(需要Ausbildung背景)
在德国毕业的中国留学生一般没有Ausbildung背景 ,可以先在招聘网站浏览各大酒店招聘职位的具体内容,根据兴趣和匹配度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位。
Q:面试会遇到怎样的问题?有什么应对小技巧?
A:旅游集团那次的面试因为比较早了,所以记得不是特别清晰了,不过我现在的一个习惯是:面试结束后,第一时间记下面试中被问到的问题, 作为复盘积累的参考。
我记得当时面试我的一个问题有关活动组织。非专业HR(比如部门领导、业务负责人)会问更多跟工作有关的细节,未必在意你之前学的是什么, 更看重之后是否能和你有一个好的合作,你是否有足够的潜力。
但那次酒店工作的面试其实不是特别好的例子,犯了严重且低级的错误:迟到了,并且因为没关手机,中途被打断了一次。如果面试地点遥远陌生交通辗转,希望大家还是预留充裕时间,不要犯类似的错误。
Q:旅游行业里需要什么样的软实力?
A:旅游行业有很大的灵活性, 不管是中国公司还是德国公司, 你的工作时间常是非正常工作时间,即:别人的休息娱乐休假时间可能是需要你积极响应的时段。
这样一个非正常工作时间是常态,自己要能够调节。还有,面对这么多部门和分工,要积极做事,发掘自己的可能性,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 我自己尝试了不少工作,很多都是和写、说有关的。
工作内容
旅游集团的工作内容涉及很多方面,每一方面也都有需要为其学习的知识技能。
OTA的业务一大部分依托于网络, 需要技术支持。
如果是市场媒体部的工作,就需要比如运营公众号、线上线下活动组织、公开宣讲、社交外联等能力。结合特长,高高的工作就包括软文、硬广等各种文案的素材收集和编写、公众号编辑、活动采访报道等。
不仅如此,旅游集团的工作还需要和各个部门打交道,尤其在是跨国公司。
高高的工作岗位不太会直接接触游客,但对外联络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客户、协会机构、学联等,对内与所有部门和世界各地的分公司都有交集,包括:
一般打交道的部门有:
-
机票酒店
-
旅游操作
-
商务拓展
-
技术
-
财务
在综合性的大集团里,还会涉及到:
-
电商
-
物流
慢慢找到自己的定位后,工作就逐渐变成了一种专注方向的个人积累与提升。
写作方面,你的文笔会逐渐老练,能满足各种文案需求。
交际方面,因为你需要接触到各个行业的人,为人处世也会变得更接地气,更具同理心,人脉网络得到极大拓展。
高高表示,她的工作对她的性格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她变得越来越外向,更乐于和擅长与人打交道了。
薪酬状况
旅游行业总体来说薪酬不高,不过由于旅游业属于增额行业,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高收入。
高高公司的市场部也像其他公司的市场部一样,是冲在最前面,最积极主动的部门。他们主动申请了单独的KPI,也就是关键绩效指标。组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就包括在他们的KPI内。
当然,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不能只着眼于薪酬。每一段工作经历都是独特的,是一个提高综合能力的机会,也是一个见识世界、了解自我潜能的机会。
额外福利
这个行业可能没有办法依靠高水平工资来吸引你,但会带给你丰富美妙的经历。
高高在做编辑记者的时候,被邀请报道了许多代表国家出访的高水平表演团体的演出——她不仅能坐在最前排,还有机会与台前幕后的重要人物直接交流;另外,欧洲各地旅游局会邀请你参观考察他们的旅游项目,组织参加行业内部每年一次的 Famtrip。
作为旅游公司的代表,你可以优先体验最新奇有趣的地方特色,接触普通游客接触不到的旅游资源;此外,公司内部每年也会组织团建旅行。这样算下来,在旅游业工作每年可以获得一到两次旅游的机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工资上的缺陷。
这些经历不仅能打开眼界,也能扩大社交圈。无论是在德国还是中国,人脉都意味着资源。
虽然德国不属于关系社会,但依然存在内推,也就是所谓的Vitamin B。这些人脉往往能带来让你意想不到的机会,甚至在潜移默化中重新塑造你的三观。
Q:对于新人有什么入职建议?
A:虽然追求稳定也不失为一种策略,但我的建议是要多尝试。我的想法是:趁年轻,有更多选择和试错的机会,去追求人生的宽度,思维的广度。
在有了一定的经历后,要保持自己的好奇心,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只有多尝试,不唯经验教条,才有机会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
即使有一份稳定工作,时间精力和主业公司允许的话也可以考虑发展兴趣爱好和相关副业。既能提高应对如疫情这样的危机的能力,也可能不知哪天,机会来临,灵光一现,新的窗口就此打开, 人生轨迹也因此改变。
除了多做尝试,也推荐使用科学测试和自我分析的工具,比如MBTI职业性格测试和Ikigai的交集分析图。





我
们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德国华人书友会